这里所说的朴树,可不是歌手朴树哦~而是上次我们聊过,与“北京枝瘿象”常伴相生的植物:小叶朴,又叫黑弹树。
今年这一年,为了观察北京枝瘿象,我不由对小叶朴多看了不少眼。于是,快乐地得到了小叶朴的回报,告诉我不少枝瘿象以外的虫虫故事。那就按照四季浅记录一下——
春
早春三月,北京的树还没有绿起来的时候,我收集了一些虫瘿来玩。当时认为这些隔年的虫瘿多半不会有虫出来了,就想着放在镜框里好看又科普~
不过,喜欢从野外捡东西的小伙伴大概很快都会发现,虫嘛,总是能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,然后在某个出乎意料的时刻出现。果然,不久以后的某个夜晚,两只小小的蜂出现在了放着枝瘿象虫瘿的镜框里——
关于北京枝瘿象,比较有名的专性寄生蜂是瘿孔象刻腹小蜂。在虞国跃老师的《北京林业昆虫图谱IV》中记录如下。但它看起来和出现在我镜框里的蜂颇为两模两样。虞老师说:或者是重寄生(也就是寄生寄生者的寄生者)!
请教了贵州植保所的温迪岚老师,初步判断它们是柄腹姬小蜂属 Pediobiussp.,但没找到关于它们从北京枝瘿象里出来的相关报道。在《中国水稻害虫天敌的识别与利用》中这样描述这个属:“可寄生鳞翅目的若干科及其膜翅目、双翅目的寄生物,尤以蛀茎、潜叶的鳞翅目、双翅目昆虫为多,有时也寄生鞘翅目及膜翅目(包括捕食蜘姝的膜翅目)昆虫。”
如此,倒也是比较符合虞老师对重寄生的推测!因为这两只小蜂,我开始觉得枝瘿象的虫瘿就像一个盲盒,对它们的期望值,莫名就高了起来!
夏
即使很清楚寄生在大自然里有多常见,下面这个虫瘿上的洞还是让我觉得多得离谱。想象中里面的枝瘿象多半已经无了,翻过来一看,果然,虫瘿已经裂了,里面隐约露着一些丝。所以,当下是谁在里面呢?
我把它带回家里,一刀切开,什么东西仓皇出逃……来不及地给它摁住,手忙脚乱中甚至摁断了它的一条腿——还剩七条,是一只看起来很有蚂蚁气质的蚁蛛,属于跳蛛科。至于说具体是什么属,就有点超越我的理解了,跳蛛科下面,诚然有一个蚁蛛属,但其他属里也有一些拟态蚂蚁的小蜘蛛。只能说,膜翅目作为拟态对象,就是这样的受欢迎。
我思考了一下,虫瘿上的小孔不像是和蚁蛛有什么直接的关系,多半是不知哪位过于贪心的寄生者一不小心捣毁了这个虫瘿,而蚁蛛,只是单纯住了一个三手房吧!
mmm,朴树上的这些虫瘿,开始带给我一些开盲盒的感觉!
秋
但盲盒的惊喜,也不一定都在虫瘿里。九月,又去找虞老师玩,聊起枝瘿象是不是该有成虫啦?
虞老师:想要成虫你再等一个月更稳嘛。不过,现在……蚜虫应该上来了,你可以看看。
果然,非得虞老师点拨过,再看小叶朴的时候,这小叶朴枝条上一碰就无的“小白花”才变得惹人(我)注意了!
放大点看或许比较清楚。绵叶蚜属,虫如其名地背浓厚的蜡粉和蜡丝,看起来非常绵呼呼。
不过朴树上的绵叶蚜有好几种,到底它是谁?虞老师让我好好比对一下有翅蚜的翅脉。于是我把上面的图倒过来比了又比,大概是肖朴绵叶蚜吧,要不然也可能是和它很像的朴绵叶蚜。嗯,大概吧……尽力了……
冬
又过了一个多月,终于到了枝瘿象成虫大规模涌现的季节。可是天冷了,我好懒啊,不想出门,干脆托勤劳的小伙伴给我带回来一兜子虫瘿玩。
不过,这一年的感情没有错付,在那个兜子里,小叶朴还是给我准备了惊喜礼物,一只萌萌哒猫猫虫从一众虫瘿当中脱颖而出。
是不是超级萌!它是拟斑脉蛱蝶的宝宝。夏秋季节,它们在小叶朴上生长,但慢慢的,随着树叶的枯黄,它们也会变成褐色,然后蛄蛹下树,藏在树底下的落叶堆里过冬。
到春暖花开,它们又蛄蛹回树上饱吃一阵、随着新叶的萌发蜕皮变绿(夹杂着变粉红与变蓝),再化蛹成蝶。
手里的这一只,虽然还是绿色,但短短的头角显示它已经做好了过冬的准备(秋季个体的头角会比较细长)。呆呆的也不爱动也不吃。我在饲养盒里塞了一些纸巾防撞,不久以后它就用丝垫把自己粘在那里,然后趴着一动不动了,颜色也逐渐变成了褐色。
按理说,它应该是先变色再下树的,可是,如今它还会挪动吗?不晓得……
暖气终于来了,我总把它当作正式进入冬天的标记。我把猫猫虫放在家里阴凉的阳台,希望明年春天到来的时候,能给它找一棵新鲜的枝条。
那就放一张今年春天的拟斑脉蛱蝶作为结束吧~
其实,在比较天然的环境中,不管什么树,时不时去看一看它,都会变成快乐的虫虫盲盒吧!